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ADHERE TO GREEN AND LOW-CARBON,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CLEAN AND BEAUTIEUL WORLD

当前位置:绿色创新 > 高端研讨 >

【大讲堂第47期】高比能金属锂二次电池材料及器件

发布时间:2024-01-05

来源: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

电池回收大讲堂第47期很荣幸地邀请到华南理工大学刘军教授为大家分享《高比能金属锂二次电池材料及器件》的主题授课。

01课程亮点

以新型高能量密度金属锂二次电池为研究体系,重点针对金属负极的枝晶界面问题,高容量新型转化反应正极材料的“穿梭效应”、导电性差及体积形变大,传统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差和界面阻抗大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高性能正负极材料、新型固态电解质/隔膜材料开发及全电池器件的系统研究工作。

02讲师介绍

刘军,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 Environ. Sci.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20余篇),他引12000余次,H指数60。近年来承担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10 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目前已授权15项。任中国能源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材料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委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委会委员;期刊InfoMat、Batteries、Rare Metals、eScience、Energy Material Advances、Materials Futures、《中国材料进展》等编委/青年编委。曾获2023年中国化工学会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2年全国百篇优博提名奖、科睿瑞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奖励。

03课程安排

一、金属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

二、金属锂二次电池隔膜材料

三、金属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四、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全电池器件

04本期简介


上一篇:中国-巴西光伏产业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下一篇:邀请函 | 2024年1月10日锂电池低碳与安全法规政策培训交流会
×联系我们

电话:010-68200638 、010-68207966

邮箱:biandq@cietc.org.cn 、 songxm@cietc.org.cn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领事馆路1号银领中心A栋9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