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创新基地
绿色产业服务平台
一、伙伴关系由来
2017年9月,习总书记在厦门提出“共同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积极探索务实合作新领域新方式,让金砖合作机制行稳致远”。
2018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题为《让美好愿景变为现实》的重要讲话,提出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重要倡议。
2018年7月,中国携手南非提出的“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 (BRICS Partnership on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PNIR)正式写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约翰内斯堡宣言》。伙伴关系的建设成为引领金砖务实合作的重大旗舰项目,为培育和提升金砖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发挥关键作用。
2019年巴西利亚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第二次咨询组会议通过了伙伴关系咨询组职责范围和工作计划,确定了伙伴关系的工作方向,为全面启动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伙伴关系的重要性,指出“建立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关乎金砖国家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具有战略意义”;在201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上进一步强调,伙伴关系是下阶段金砖经济合作的重要抓手,应该把握改革创新的时代机遇,深入推进伙伴关系。
二、目标愿景
伙伴关系的目标愿景旨在深化五国在数字化(digitization)、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创新(Innovation)、包容(Inclusiveness)、投资(Investment)等领域合作,推动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美好愿景化为现实。伙伴关系将发挥五国各自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增强可持续工业发展能力,建立科技园和技术企业孵化器网络,支持中小技术企业的发展。
三、合作领域
1、鼓励金砖国家开展政策对话、圆桌会议、研讨会,分享最佳实践以及数字化转型政策、战略和规划。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1900亿元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鼓励金砖各国开展尖端技术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3、分享数字设计与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信息和最佳实践,推动金砖国家产业创新和技术研发,提高金砖国家成员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的能力。
4、鼓励金砖各国采取措施,建立金砖国家工业科技园、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企业网络。推动落实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数字金砖任务组、技术转移中心、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青年创新创业人才交流等倡议。
5、动联合实施新工业革命试点示范基础设施项目,让更多人从工业化进程中受益。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简介
2020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加快建设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我们将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欢迎金砖国家积极参与。2020年12月,金砖创新基地启动仪式在厦门举行。
建设金砖创新基地是落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金砖及“金砖+”合作的重要平台,采取理事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实体机构三级架构运行机制,以新工业革命领域创新合作为重点,本着由易到难、稳妥推进的原则,务实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提升各国共同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的能力,促进共同实现技术进步、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金砖创新基地是金砖国家开放合作的新机制、新平台。中方将为金砖创新基地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期待金砖国家积极参与、共商共建、共同赋能、共享成果,欢迎金砖各国优秀人才加入金砖创新基地运营团队,以务实合作聚人气、促交流、助发展。
金砖创新基地产业创新联盟简介
金砖创新基地产业创新联盟是由金砖及“金砖+”国家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发起并成立的全国性、综合性、服务性、非盈利性合作组织。联盟旨在发挥民间促进官方的作用,汇聚金砖及“金砖+”重点行业组织、领军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华人华侨等各方力量,通过政策交流、标准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移、项目合作、平台建设、金融服务等方式,推动金砖及“金砖+”国家产业务实合作,共同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联盟是金砖创新基地的内设机制,在金砖创新基地理事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实体机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联盟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共识成果,聚焦项目对接领域合作,开展工业创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包容投资等产业项目合作。 一是促进新工业革命领域的项目合作。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金砖企业名录和项目库,发布示范项目和最佳实践案例。设立金砖新工业革命创新产业基金。 二是构建适用技术创新转移应用平台。 搭建面向金砖产业联合创新平台,引导科研成果和项目落地转化。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平台优势,建立金砖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三是深化金砖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推动建立面向金砖国家的物流中心和离岸贸易中心。推动建立金砖国家特殊合作区,推动金砖国家企业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 四是以伙伴城市建设助力人文交流合作。 推动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城市建设。建立新工业革命人才培养联合体,推动金砖国家间职业资格互认,搭建人才培养服务平台。
四、机构简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简称“国合中心”)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专门从事国际产业合作的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挂靠运行。国合中心聚焦国际合作、智库研究两大业务,着力打造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高水平国际合作执行平台、高端国际化研究智库和综合经贸服务机构,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化发展水平,为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分中心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分支机构,重点依托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中方秘书处办公室,发挥工信领域国际合作高端平台、核心研究智库和综合经贸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聚焦国际合作、绿色制造、工业设计、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金砖创新基地规划编制、项目开发合作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业绿色发展服务、工业设计、智库研究、国际交流等重点工作,打造成为面向金砖及“金砖+”国家的国际合作高端平台,全方位服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
成立背景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次提出BRICS概念,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四个新兴市场国家英文名称首字母组成缩写词。因“BRICS”拼写和发音同英文单词“砖”(brick)相近,中国媒体和学者将其译为金砖国家。
2003年10月高盛公司发表了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全球经济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这个词是高盛公司的吉姆·奥尼尔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
中国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GDP从2010年起超过日本排名第二 ,2021年,中国GDP达到114.4万亿元,人均GDP达到80976元。
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实现量稳质升,稳外贸效果好于预期。2021年,以美元计价,中国进出口规模达到了6.05万亿美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和自动化率提高,中国正在向科技驱动的智能制造业转型,将制造重点转向被视为未来经济驱动力的高附加值产品。但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和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工作,导致中国缺乏熟练制造业工人和工程师人才,从而加剧了制造商的压力。人社部等部门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接近2000万,到2025年将接近3000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积极履行《巴黎协定》义务,提出了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大承诺。中国还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金砖国家等发展中国家在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为实现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称巴西(葡萄牙语:Brasil)。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五大国家,面积为85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2.13亿(2020年)。巴西是联合国、金砖国家、南美洲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也是拉美地区的领导力量。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化的文化,其足球队曾五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其狂欢节和桑巴舞闻名于世。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的城市是圣保罗,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人口2.15亿,居世界第六。
巴西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居拉丁美洲之首,除传统农业经济之外,生产、服务行业也日益兴旺,更在原材料资源方面占据天然优势,拥有铁、铜、镍、锰、铝土矿世界上最高蕴藏量。另外,通讯、金融等新兴产业也呈上升趋势。巴西前总统、巴西社会民主党领导人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制定过一套经济发展策略,为其后的经济振兴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巴西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了次发达国家的行列,20多年前就具备了冲击经济大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通货膨胀久治不愈,患上既攀不上发达国家、又没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拉美病”,被全球经济边缘化了30年,现如今,它终于走出了低谷,连续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使它走上了与西方大国直接对话的讲坛。
巴西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和淡水资源。巴西致力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巴西还参与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多边环境条约,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为应对全球环境挑战贡献智慧和方案。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俄国,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的联邦共和国,国土横跨欧亚两大洲,为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面积达1710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陆地面积的八分之一;它拥有1.43亿人口,世界排名第九,其中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一个封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转型为国际整合,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俄罗斯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石油出口国。走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俄罗斯经济就像从灰烬里飞出的一只浴火凤凰,在新近国际信用评级当中,被著名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评为投资等级。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无疑为俄罗斯经济增添了双翼。这两大工业血脉的开采和生产控制了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并且创造了50%的出口贸易产值和40%的国家收入。
在金砖四国中,四个类型的国家向世界展示出了大国成长的不同道路:俄罗斯作为前超级大国苏联的继承者,在经历了一段过山车式的大滑坡后,重整旗鼓,携前超级大国的余威,终于回归到了大国行列。
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俄罗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气候治理,制定了《俄罗斯联邦生态安全战略》《俄罗斯联邦气候变化适应计划》等政策文件,旨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森林碳汇、提升生态安全水平。俄罗斯还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支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印度
印度共和国,通称印度,是位于南亚次大陆上的国家,面积位列世界第七,是亚洲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实际控制领土面积约316万6千平方千米。印度人口众多,列世界首位。截至2022年12月,印度拥有接近14亿170万人口。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印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近年来,印度逐渐取代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地位,成为了世界上各国新的劳动力争夺市场,6000多家上市公司也使其股市规模空前壮大。在过去的20年间,印度经济以每年平均5.6%的速度稳定成长,而在经济前台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大军。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制发展中国家,20年前还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在软件、制药等产业领域已处在国际先进水平,金融服务体系非常完善,它正在走向一条由贫穷落后国家向经济大国转变的道路。
据初步统计,西方企业在印度约2300万高校毕业生眼中越来越富有吸引力。美国最大的1000家公司当中,四分之一的企业使用在印度开发的软件。印度药业也在全球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国家之一。印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印度还制定了《国家行动计划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清洁空气计划》等政策措施,旨在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
南非
南非共和国,通称南非,是位于非洲南端、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交会处的共和国。南非国土面积超过122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24大的国家,在南部沿着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延伸的海岸线长达2,798千米。
南非是非洲最南端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面积为122.1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960万(2020年)。南非是联合国、金砖国家、非洲联盟等多个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也是非洲地区的领导力量和新兴市场之一。南非拥有多元化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其金钻、葡萄酒和旅游业等领域享有盛誉,其反种族隔离运动和曼德拉总统等领域令人敬佩。南非的首都有三个,分别是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立法首都开普敦和司法首都布隆方丹,最大的城市是约翰内斯堡,官方语言有11种,其中最常用的是南非英语。
正是看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巨大发展潜力,南非共和国作为南部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一直希望加入该机制。2010年以来南非政府积极推动,南非总统祖马从年初开始就对“金砖四国”展开游说工作。他曾在2010年4月份到8月份,接连访问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祖马表示,与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会给南非的经济增长带来机遇。
作为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南非也是非洲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南非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制定了《南非国家气候变化响应白皮书》《南非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等政策文件,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气候适应能力、促进绿色经济转型。南非还积极推动非洲地区的环境合作,支持非洲国家在气候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金融等领域取得进展。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王国(阿拉伯语:المملكة العربية السعودية ),通称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语:السعودية ),宛如一颗镶嵌在阿拉伯半岛的璀璨明珠,占据着中东地区的关键战略位置。它是中东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拥有广袤的沙漠、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漫长的海岸线。截至2024年,沙特人口约3800万,虽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多元的人口结构为国家发展注入活力。
沙特在国际事务中地位斐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核心成员,在全球能源市场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同时,作为新晋加入金砖国家的成员,沙特积极融入新兴经济体合作框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沙特经济长期依赖石油产业,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二,石油出口是其经济支柱。然而,近年来沙特大力推进“2030愿景”经济多元化战略,在旅游、科技、金融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非石油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稳步提升,红海旅游区、NEOM未来城等超大型项目吸引全球目光,旅游业收入大幅增长。同时,沙特积极布局科技领域,设立多个创新中心,加大对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前沿技术的投资。
沙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伊斯兰教两大圣城麦加和麦地那坐落于此,每年吸引数百万穆斯林前来朝觐,成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文化传承方面,沙特注重保护传统阿拉伯文化,同时积极推动文化创新,举办各类国际文化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在应对全球挑战上,沙特积极承担责任。作为全球主要能源供应国,沙特在推动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此外,沙特还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地区和平稳定等事务,为维护全球和地区安全贡献力量。加入金砖国家后,沙特凭借自身能源优势和经济潜力,与其他成员国在能源合作、贸易投资、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注入新动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多元、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 العربية ),通称埃及(阿拉伯语:مصر ),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要冲,北濒地中海,南接苏丹,东临红海,西与利比亚接壤,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埃及国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沙漠地区,但尼罗河贯穿南北,孕育了古老的文明。截至2024年,埃及人口约1.1亿,是非洲人口第三大国,庞大的人口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埃及是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国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长期致力于推动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非洲发展与合作。同时,作为金砖国家新成员,埃及积极融入新兴经济体合作格局,为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发声。
埃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古迹闻名世界,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业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埃及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大力发展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制造业方面,汽车、纺织、化工等产业取得一定发展,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至周边国家。农业上,埃及利用尼罗河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是世界上重要的棉花、小麦生产国之一。
在社会文化领域,埃及是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主要宗教。埃及在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开罗大学等高校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在阿拉伯世界和国际上具有较高声誉。
面对全球性挑战,埃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埃及作为非洲代表,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更加公平合理。在地区安全方面,埃及积极斡旋地区冲突,促进巴以和平进程,为维护中东地区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加入金砖国家后,埃及凭借自身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力,加强与其他成员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推动金砖国家与非洲、阿拉伯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秩序稳定贡献埃及智慧和力量。
阿联酋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 ),通称阿联酋(阿拉伯语:الإمارات ),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北濒波斯湾,与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接壤,西和南与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和东北与阿曼毗连海岸线长734公里。它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等七个酋长国组成,国土面积约8.36万平方公里,虽面积不大,但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前瞻性的发展战略,成为海湾地区乃至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家之一。截至2024年,阿联酋人口约1000万,外籍人口占比高,多元的文化和人才汇聚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阿联酋是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的重要成员,在国际能源、贸易、金融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作为金砖国家新成员,阿联酋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推动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阿联酋经济高度多元化,石油和天然气产业虽仍是重要支柱,但非石油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70%。迪拜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航空枢纽和旅游胜地,拥有世界最高的哈利法塔、豪华的迪拜购物中心等标志性建筑,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商务人士。阿布扎比则注重发展金融、科技和文化产业,设立了多个自由贸易区和创新园区,吸引全球顶尖企业和人才入驻。此外,阿联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马斯达尔城成为全球首个零碳、零废弃物城市,展示了阿联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阿联酋拥有独特的阿拉伯文化,同时积极融合世界多元文化。在文化传承方面,阿联酋注重保护传统阿拉伯建筑、手工艺和音乐舞蹈等文化遗产,举办各类文化节和艺术展览,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在教育领域,阿联酋大力投资教育,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国际事务中,阿联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气候变化、反恐、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阿联酋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大力投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同时,阿联酋积极参与国际反恐行动,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量。加入金砖国家后,阿联酋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与其他成员国在科技创新、贸易投资、绿色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注入新活力,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的全球合作格局。
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 ),通称伊朗(波斯语:ایران ),位于亚洲西南部,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北接土库曼斯坦、里海,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是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重要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伊朗国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地形多样,拥有高原、山脉、沙漠和沿海平原等。截至2024年,伊朗人口约8800万,是中东地区人口大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重要成员,在全球能源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同时,作为金砖国家新成员,伊朗积极融入新兴经济体合作体系,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伊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波斯文明的发源地。古波斯帝国曾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今,伊朗在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仍保持着独特的魅力。伊朗经济以石油、天然气产业为支柱,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二。然而,受国际制裁等因素影响,伊朗经济面临一定挑战。近年来,伊朗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大力发展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农业方面,伊朗是世界上重要的开心果、藏红花生产国之一;制造业领域,汽车、钢铁、化工等产业取得一定发展。
在社会文化方面,伊朗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波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主要宗教,清真寺、波斯花园等古迹遍布全国,展示了伊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伊朗在教育、科技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拥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航天、核能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
伊朗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地区事务中,伊朗积极推动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伊朗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入金砖国家后,伊朗凭借自身的能源优势和地缘政治地位,与其他成员国在能源安全、贸易投资、反恐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增添新内涵,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阿姆哈拉语:የኢትዮጵያ ፌዴራላዊ ዴ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语:ኢትዮጵያ),位于非洲东北部,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是非洲之角的重要国家。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约110.36万平方公里,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非洲水塔”之称,尼罗河等重要河流发源于此。截至2024年,埃塞俄比亚人口约1.2亿,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庞大的人口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总部所在地,在非洲地区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作为金砖国家新成员,埃塞俄比亚积极融入全球南方国家合作格局,为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
埃塞俄比亚经济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被誉为“非洲小虎”。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咖啡是埃塞俄比亚的标志性农产品,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享有“咖啡故乡”的美誉。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积极推动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大力发展制造业、纺织业和建筑业。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的东方工业园成为非洲重要的工业园区之一,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此外,埃塞俄比亚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正在积极开发水电项目,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并出口周边国家。
社会文化方面,埃塞俄比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境内有多个民族,各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宗教和文化习俗。埃塞俄比亚正教会是主要宗教之一,古老的教堂和修道院遍布全国,展示了埃塞俄比亚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埃塞俄比亚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一定进步,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
面对全球性挑战,埃塞俄比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埃塞俄比亚作为非洲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持力度。在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埃塞俄比亚积极斡旋周边国家冲突,为维护非洲之角地区和平发挥建设性作用。加入金砖国家后,埃塞俄比亚凭借自身在非洲的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与其他成员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农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为金砖国家与非洲的合作搭建桥梁,推动非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全球公平与共同繁荣。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通称印度尼西亚(印尼语:Indonesia),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有“万岛之国”的美誉。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战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约191.36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截至2024年,印度尼西亚人口约2.8亿,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多元的民族和文化构成了国家独特的魅力。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创始国之一,在东南亚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作为金砖国家新成员,印度尼西亚积极推动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秩序稳定贡献力量。
印度尼西亚经济多元化程度较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有一定发展。农业方面,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同时橡胶、咖啡、可可等农产品产量也居世界前列。工业领域,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电子、汽车、纺织等产业发展迅速。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镍、锡、煤炭等储量丰富,近年来积极发展矿产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服务业方面,旅游业是印度尼西亚的支柱产业之一,巴厘岛等旅游胜地闻名世界,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在社会文化方面,印度尼西亚拥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全国有数百个民族,各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传统和艺术形式。伊斯兰教是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宗教,但也有大量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信徒。印度尼西亚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甘美兰音乐、巴迪克蜡染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面对全球性挑战,印度尼西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国家之一,致力于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印度尼西亚承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35%,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在地区安全方面,印度尼西亚积极推动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和海上安全协作。加入金砖国家后,印度尼西亚凭借自身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和经济规模,与其他成员国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促进金砖国家与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设立于2015年,是金砖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定期交流机制。金砖国家工业对口部门分别为巴西经济部,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一般每1-2年举行一次,截至2023年已举办7届工业部长会议,主要就各方关注的工业合作焦点领域进行探讨,并审议通过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宣言。
2015年10月20日,第一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俄罗斯莫斯举行。会议主题为“金砖国家工业合作:增长新机遇”,通过了《金砖国家工业部长宣言》,推动金砖各国开展投资、现代装备和新技术、矿产资源、制药行业、研发创新、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2017年7月29日,第二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杭州举行。会议主题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了《金砖国家深化工业领域合作行动计划》,鼓励金砖各国开展产能、产业政策协调、新型工业基础设施、技术开发和创新、中小企业、标准等领域合作。
2018年7月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南非西北省马格里斯堡举行,新辛国斌副部长率团出席。会议主题是“加强经济伙伴关系,促进包容性增长,推进数字工业革命”。会议通过了我与南非共同提交的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倡议,聚焦数字化、工业化、创新、包容、投资五大重点,推动金砖各国把握新工业革命的重要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2020年8月24日,第四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加强金砖国家合作和促进金砖国家工业发展的前景、举措和重点。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新工业革命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强调金砖国家应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发扬金砖精神,深化金砖合作,把握发展机遇,共同迎接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1年8月,第五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会议通过了《第五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联合宣言》,各方对中国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表示欢迎,并就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心、金砖国家初创企业合作等倡议达成共识,形成了多方共同推进落实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的新局面。
2022年5月23日,第六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福建厦门以视频形式举行。会议主题是“深化新工业革命领域创新合作,推动实现更加强劲、健康、韧性的可持续发展”。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六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联合宣言》,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充分利用金砖创新基地、工业能力中心等机制,搭建金砖国家工业合作网络,促进资金、货物、人员、技术、服务自由流通,深入挖掘金砖各国发展经验并加强分享交流,共同营造开放、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
2023年8月7日,第七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议主题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立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会议通过了《第七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联合宣言》,就金砖国家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合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等议题达成重要共识,进一步明确了政策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的目标和愿景,并赞赏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厦门创新基地开展的工作,欢迎中方继续举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大赛、展览等系列活动。
2024年8月16日,第八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公平发展与安全”。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八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联合宣言》,就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深化新型工业化、中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产业政策交流,新设化学工业、冶金矿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光伏产业、中小企业、医药产业等7个细分领域工作组,加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工业能力中心倡议协同等取得广泛共识。
2025年5月21日,第九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顺利召开,金砖各国工业主管部门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代表围绕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中小企业、人工智能等议题深入交流。经过一天的深入研讨,会议通过了《第九届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联合宣言》,批准了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工作组、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组、中小企业工作组职责文件以及中小企业工作组行动计划(2025—2030年)。今年是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成立5周年,中方代表团介绍了创新基地设立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并宣布已启动建设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
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设立于2015年,是金砖国家通信主管部门定期交流机制。金砖国家通信对口部门分别为巴西通信部,俄罗斯数字发展、通信和大众传媒部,印度通信部,南非通信和数字技术部。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和通信部长会议一般每1-2年举行一次,截至2023年已举办9届通信部长会议,主要就各方关注的通信业合作焦点领域进行探讨,并审议通过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宣言。
2015年,首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会议通过了《扩大短信和ICT领域合作的公报》,强调ICT的重要性和扩大ICT领域合作的必要性,推动宽带接入的使用,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市场软件和IT设备的多元化,确立以多边、民主、透明、互信为原则的网络治理机制等。苗圩部长率团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企业圆桌会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兴、华为、浪潮在内的二十多家金砖国家信息通信企业参加会议期间举行的金砖国家IT企业论坛。
2016年,第二节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印度班加罗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公报》和《金砖国家ICT发展议程和行动计划》。《公报》强调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通过扩大ICT领域的合作,在战略层面推动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发展,实现人民和社会赋权;鼓励和促进竞争,降低人为准入障碍,加强监管一致性,加快全球ICT市场的多样化进程。《行动计划》包括了六个关键合作领域。刘利华副部长率团参会,并出席开幕式、数字经济圆桌会议、高级别全会等环节发言。浪潮、曙光等中方企业参加会议同期举办的展览展示。
2017年9月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中国杭州举行,刘利华副部长出席会议。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这一主题,本届部长会议通过了《第三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宣言》,在数字经济、包容性增长、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会议同期召开金砖国家通信企业圆桌会,来自金砖各国的通信企业、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介绍了本国通信领域的发展情况,就如何拓展通信领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广泛交流。俄罗斯开放移动平台公司与深圳市兴飞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会议同期散发《第三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企业代表团名录》。
2018年9月14日,第四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陈肇雄副部长率团出席。会议主题为“促进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参与,推动包容性增长”,同期召开企业对话会和ICT合作工作组会议。会议就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就金砖国家如何加强政策监督、技术研发、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合作展开讨论,并通过《部长会议宣言》。我方重点关注和推动的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信息化等重要内容纳入部长宣言。会议同意我方提出的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框架下建立落实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工作机制的建议,决定建立数字金砖任务组,负责推进重点领域合作。会议讨论通过了我与印度共同剔除户的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建设方案,决定建立未来网络研究院,并由各国制定国家级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未来网络关键技术研究等工作。
2019年8月14日,第五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陈肇雄副部长率团出席。本次会议围绕金砖国家信息通信领域政策重点、政府与企业合作、加强都边机制下的金砖写作、推动数字化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五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成果文件《巴西利亚宣言》,明确了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职责范围,在鼓励利益攸关参与金砖国家信息通信领域合作,深化设施互联互通、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数字治理等多领域务实合作,以及建立数字金砖任务组等方面达成共识。会议期间,陈肇雄与巴西科技创新和通信部部长马科斯·彭特斯进行了会谈,就5G、数字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数字化转型、劳动力数字技能培养等话题交换了意见,并就双方下一步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
2020年9月18日,第六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议主题为“全球数字化:新机遇和新挑战”。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宣言》。讨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新挑战和给金砖国家信息通信发展带来新机遇。强调金砖国家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发扬金砖精神,深化金砖合作,维护全球数据和供应链安全,共同担当数字时代责任,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同把握全球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加强数字领域宏观政策协调,开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推动世界经济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2021年10月22日,第七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议主题为“数字鸿沟:新数字时代的传统障碍和新兴挑战”。会议通过了《第七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宣言》,推动形成有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强人工智能联合研发等共识,并明确了数字金砖任务组职责范畴,推动金砖数字合作机制从理念转变为行动。中方重申愿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通信领域合作朝着更高质量方向迈进。坚持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各国协同效应和互补优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坚持相融相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坚持开放创新,鼓励开展技术、标准、规则等领域联合研究,增强数字产业竞争力。
2022年7月6日,第八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围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化合作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发展”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各方高度赞赏中方作为主席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对今年金砖国家通信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予以充分肯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八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宣言》,强调要落实好领导人会晤成果和共识,进一步巩固金砖战略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信息通信领域务实合作,不断加强机制建设,为实现金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 8月4日,第九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会议主题为“实现普遍连接,繁荣数字经济”。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九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宣言》,就设施互联、数字治理、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对中方提出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合作倡议表示欢迎,一致同意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加快共同行动,并就依托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数字金砖任务组进一步深化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
2024年9月27日,第十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俄罗斯因诺波利斯举行。会议以“平衡主权和互联互通”为主题,围绕人工智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能力等议题进行广泛讨论。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十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宣言》。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与俄罗斯等金砖国家代表团团长会谈,就加强通信领域合作和多边框架下协调交换意见。
2025年6月2日,第十一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在巴西利亚召开。金砖成员国通信主管部门和有关国际组织代表围绕普遍和有意义连接、空间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数字产业生态等重点议题深入交流。本次会议通过了《第十一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联合宣言》及《金砖国家空间资源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批准了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等四个研究组权责文件。会议期间,中巴双方共同举办了数字金砖论坛“数字产业生态”分论坛,各成员国代表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技术创新应用、数字能力建设等话题广泛交流。
电话:010-68200638 、010-68207966
邮箱:biandq@cietc.org.cn 、 songxm@cietc.org.cn
联系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领事馆路1号银领中心A栋9层